硼肥有多厉害?看看你就知道,讲的很全面!!!(二)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2-09-27 点击:
硼存在于地壳、大多数火成岩及土壤中,含量较低。在一般的沉积岩中,页岩含硼量最多,并且主要存在于粘土矿物中。植物吸收的硼主要来自于土壤,土壤的含硼量对植物至关重要。土壤含硼量多少与成他母质、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等有密切关系。
土壤中的硼可简单的分为全量硼和有效硼。土壤全量硼是指土壤中所存在硼的总量,包括植物可以利用的硼和不可以利用的硼两部分。土壤全硼量决定于含硼矿物质含硼量的多少。
土壤有效硼是指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的硼,土壤有效硼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水溶性硼外,还包括有机和无机胶体吸附的硼,因为这些吸附态硼一般都能被水所浸出,只是所浸提的时间较长而已。
因此,土壤有效硼主要是指水溶性硼。土壤中难溶的矿物硼,经过缓慢的分化作用可以释放出有效硼,有效硼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植物难以利用的硼。
土壤中难溶性硼4四种形态存在:
(1)存在于粘土矿物中;
(2)吸附于粘土矿物和水化铁铝氧化物表面;
(3)与有机质结合;
(4)以游离态硼酸(H3BO3)和水化硼酸盐离子[B(OH)4-]存在于土壤溶液中。
影响土壤硼有效性的因素很多,
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:
1.土壤酸碱度(PH值)
土壤PH值4.7~6.7之间,硼的有效性最高,水溶性硼与PH值成正相关。但PH值7.1~8.1之间,硼的有效性降低,水溶性硼与PH值成负相关。现已证明,土壤中硼的有效性主要受吸附固定的影响,而吸附固定由于土壤PH值有密切相关,酸性土壤中硼的有效性最高,但容易淋洗损失,施用大量的石灰,硼的吸附固定增加,会产生诱发缺硼。高需硼作物苜蓿土壤适宜生长环境是PH值6.5,因此,石灰处理土壤可能是需要的。但是总体来说石灰处理土壤会降低硼的可利用性,特别是PH值大于7时。原因是Ca2+离子使硼离子失活。
2.土壤有机质
绝大部分土壤可利用硼存在于土壤有机质复合体(硼与腐植酸)中,有机质多的土壤有效性硼较多。因为与有机质相结合或被有机质所固定的硼,有机物分解后释放到土壤溶液中。环境条件如冷、潮湿;热、干燥会减少有机质降解率,也会减少土壤中的可利用硼量。另外,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,土壤自身供给硼可能性较小,因此需要经常对土壤施用浓度较低的硼。
3.气候条件
干旱地区固定作用增强,温度越高越甚,从而减低水溶性硼的含量,使土壤中硼的有效性降低。湿润多雨地区,常由于强烈的淋洗作用而导致硼的损失,降低有效硼的含量,特别是轻质土壤尤为明显。
4.土壤质地
在轻质土壤中硼易遭淋失,使水溶性硼减少;而在粘质土壤中,由于粘粒的吸附作用,保持较多的有效硼,因此,在其他条件一致情况下,轻质土壤有效硼含量少于粘质土壤,缺硼往往出现在轻质土壤中。但是,粘土中含总硼量虽然较高,但由于粘土表面固定着硼,因此可利用硼可能较低。渗水良好,及降雨量大或常灌溉的沙性土壤具有强渗漏潜在性,使得它们最易发生缺硼现象,因此它们需要经常进行补硼。
5.土壤耕耘
普遍来说,当土壤表面耕耘时,土壤中会有更多的硼供与植物根。土壤耕耘会使土壤混合、提高土壤通气、排水性。这些都是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出硼的最佳条件。随着,作物生产习惯改变为耕作变少或无耕作管理,积累在土壤表面或附近的有机质不会迅速分解,因此土壤可利用的硼更多依赖于土壤表面湿度条件。因此,硼肥施用对于作物生产十分重要;
总结:土壤硼元素多少是其次,关键是可利用硼多少才是决定是否需要施硼肥。
土壤缺硼的第一个主要原因是全硼含量低导致土壤有效态硼缺乏,作物表现缺硼症状,如我国南方花岗岩及其他酸性火成岩发育的土壤。
另一个原因是,成土过程改变了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。例如,黄土发育的土壤全硼含量不低,但有效硼含量偏低,同样表现出土壤不能满足作物需要,出现缺素症状。
第三个原因是,土壤酸度不适,吸附固定导致土壤缺硼。
第四个原因是,气候干燥、潮湿导致土壤缺硼。
第五个原因,施氮肥、钾肥过多会加重突然缺硼吗,因氮肥、钾肥对硼有拮抗作用。
此外,土壤质地太粗或缺乏有机质导致缺硼。综上所述,土壤缺硼有内因外因两方面原因。突然本身含硼量过低是缺硼的内因,土壤、气候条件则是外因。
哪些土壤易缺硼?
(1)含全硼量低的土壤。例如,酸性火成岩发育的土壤。
(2)石灰性土壤,特别是含游离碳酸钙多的土壤。
(3)淋溶强烈的酸性土壤。
(4)质地较轻的土壤。如沙土、风沙土等。
(5)有机质含量低或很少施用有机质肥料的土壤。
(6)大量使用石灰的酸性土壤,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缺硼现象出现。
(7)酸性的腐泥土、泥岩土等有机质土、沼泽土。
(8)氮肥、钾肥施用过多的土壤。
- 上一篇:韭菜常见的发黄和干尖如何预防?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